在中国,石雕龙柱和石雕龙壁是中国较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雕塑之一,龙柱用于立柱,而龙壁用于外墙和内墙的装饰,因为龙在古代不是随便人都可以用的,所以这两种产品常用于宫殿、府*、坛寺等,小型的作品实际上在这些建筑的照壁、门、窗、柱、檐脊、落水口等处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应用,在我国的中式建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:它不但对建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,在建筑中也有自己独立的艺术价值。传说中的龙,是由兽头、鹿角、蛇身、鳄鳞、鱼脊、鹰爪组合而成的,故使得它能集天上、地下、 海中凶禽猛兽的攻防武器为一体,成为能战胜一切的神兽。因此,龙柱和龙壁的建立,往往用来说明宅*主人的等级。在龙之下,有蟒,这些象征着官员,而龙,其实在清朝以前都是皇帝的象征,所以很少有人做龙柱或者龙壁,就是因为那么珍贵,现今留下来的龙柱和龙壁数量都比较少。 龙柱和龙壁并不是很单一的工艺,其实他们有很多分类,按石料的质地分,石雕龙柱和龙壁可分:即由白色花岗岩雕琢而成“白龙”和辉绿岩雕琢的“青能”。前者古朴、简明、刚劲,后者活灵活现,神情并茂,透析度高,有的恐乎已成圆雕。“青龙”柱自清代以后大量出现,因辉绿岩“韧”,宜精雕细刻。若按镂雕深浅计算,石雕龙柱可以具体可分为蟠龙柱、人物柱、花幕柱、八仙柱等,而龙壁方面,可以按照浮雕或者沉雕的深度来计算,可以分为,单龙浮雕图,双龙戏珠浮雕,九龙夺嫡浮雕,百龙图等等。 当然,石雕龙柱的工艺要求要**龙壁的,认真分下来,石雕龙柱又有浅浮雕与高浮雕之别,“白龙”柱基本是浇浮雕,而“青龙”基本是透析度较高的高浮雕:在龙的数量上区分,有单龙的盘绕柱,双龙戏珠的珠子。而较为别致的是,“福龙”系列中聚成了曲阜石雕龙柱的灵魂、寄托嘉祥人民的希望的“翻天覆地龙柱”。此外,可以按石柱本身的形状、方柱、八棱柱、六棱柱等等。盘龙石柱出现的时间,还不如其他艺术表现的“龙”,但是经历数**的发展,在石雕艺术的宝库中,石雕龙柱在石雕艺术的深厚积淀中后来者居上,终于出现了南北风格各异的造型艺术,从风格而言,中国石雕龙柱“四龙”争辉的格局,即四龙风格的蟠龙石柱相争辉的局面,它是山东曲阜的“群龙”、山西解州崇宁殿的 “飞龙”、贵州安顺市文庙的“巨龙”以及山东嘉祥县的“福龙”等等。